老虎獠子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刺五加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刺五加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卫气》。即背俞穴。详该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栝楼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上海中医学院编《中医外科学讲义》,多因湿热下迫大肠,经络阻滞,瘀血浊气凝聚而成。症为肛内生息肉,多少不等,便时突出于肛外,时有鲜血、粘液随粪便排出,无痛,儿童多见。宜结扎或手术疗法,即直肠息肉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16。主因肝脏积热而起,亦有兼受风邪者。症见眼目“赤肿疼痛,怕日羞明,泪溢难开,忽生翳膜,初患一目,渐及两眼”(《杂病源流犀烛》卷22)。治法:肝热重者,宜清热泻肝,用洗肝散
见《广西中草药》。为水杨梅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肉苁蓉之药材名,详该条。
脉学著作。2卷。明·李中梓撰于1642年。原刻本已散佚。1667年,李氏门人尤乘将此书与《病机沙篆》、《本草通玄》合刊为《士材三书》,后世或单行镌版,但内容已经尤氏增补。卷1论述脉学基本理论及其临床应
见《四川中药志》。为肚拉之别名,详该条。
十二经脉之一。出《灵枢·经水》。即足少阴肾经,见该条。
即虚阳上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