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上发际
即耳上,见该条。
即耳上,见该条。
见《疫喉浅论》。即竹茹石膏汤第二方,见竹茹石膏汤条。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唇肿粗厚。
十剂之一。用重镇药物组成,具有镇静潜降作用的方剂。《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重可去怯,磁石、铁粉之属是也。”“张从正曰:重者,镇坠之谓也。怯则气浮,如丧神守而惊悸气止,硃砂、沉香、黄丹、寒
【介绍】:见卢万钟条。
脱证之一。《张氏医通·脱》:“下脱者,多缘房劳伤精。其人翕翕少气,不能饮食,大便滑泄无度,小便清利倍常,或梦寐走泄,昼夜遗精,或精血并脱,不能自主。”
书名。8卷。清叶大椿撰。刊于1732年。卷1论痘症病机及诊法;卷2为顺、逆、险三类痘病各十八朝的证治图解,共54图;卷3兼证辨治;卷4作者医案;卷5选录古人医案,共23家;卷6选录古人痘疹论述,共10
即内服的膏剂。详膏剂条。
【介绍】:三国时期吴国医生。吴将吕蒙的随军医生。
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指月经,详该条。
【介绍】:参见唐玉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