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复证之一。《诸病源候论·温病劳复候》:“谓病新瘥,津液未复,血气尚虚,因劳动早,更生于热,热气还入经络,复成病也。”参见劳复、气虚劳复、阴虚劳复条。
见清·汪嘉谟《胎产辑萃》。即打胎。
【介绍】:见沈括条。
病名。生于胁部的疽。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证治参见肋疽条。
【介绍】:见淳于意条。
病名。①指口腔病。①即满口疳蚀。详该条;②又名糜疳。见《外科启玄》卷八。多由阳明湿火薰蒸而发,常见于小儿。症见口内腐溃,或连及咽喉,疼痛不适,饮食有碍,或形瘦,腹胀泄泻,手心热等。治法初宜清泻湿热,用
眼科病证。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又名目血灌瞳人、血灌瞳神证。可因肝胆火炽,热入营血,迫血妄行;阴虚火炎,血不循经,溢于络外;外伤、手术等引起。《银海精微》:“血灌瞳人者,因毒血灌入金井瞳人水内也。
鲜美厚味的饮食。《素问·异法方宜论》:“其民华食而脂肥。”
即肝肾阴虚。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白胶香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