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肝经湿热带下

猜你喜欢

  • 胎逆

    病名。出明·岳甫嘉《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篇》。①指胎气上逆。②指孕后火动胎元而喘。

  • 木蒴藋

    出《新修本草》。为接骨木之别名,详该条。

  • 阳火

    火为阳,故名。①指心火。详该条。②指阳热亢盛,通常多见于温病。详气分病条。

  • 熊圣臣

    【介绍】:见熊立品条。

  • 郝公景

    【介绍】:唐代民间医生。自采药物于泰山,为人治病多效。

  • 吴端所

    【介绍】:见吴中秀条。

  • 外风

    通常指外感之风邪,是与疾病过程中产生的内风相对而言。参风条。

  • 眉棱骨

    骨名。额骨的眶部。眼眶的上缘。

  • 伤风吐

    病证名。感受风冷而致吐者。多因小儿调护失宜,风冷袭之,搏于血气,气不得顺,故逆上呕吐。《保幼大全》载其症为“吐逆身热,鼻青呵欠顿闷,口中气热,夜间发躁”等。治宜调气止吐,发散风冷。用藿香正气散。

  • 风气

    ①泛指自然气候,《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②六淫之一,《素问·风论》:“风气藏于皮肤之间。”详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