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指足阳明胃经。《素问·痿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②指胃。《灵枢·五味》:“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③指冲脉。《灵枢·逆顺肥瘦》:“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
脉学著作。4卷。明·卢之颐撰。撰年不详。作者采辑《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书有关脉学理论,参以已见荟萃编成。全书共40则,阐述脉义、脉法、生理及病理脉、经络、经穴等内容。原书略有残缺、重复或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即黄栌,详该条。
指肺气不足所出现的证候。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肺大肠经虚实寒热证治》:“肺寒虚,逆满,上气,咽中闷塞,寒从背起,口中如含冰雪,语无音声,舌本干燥,吐沫,唾血,不能饮食。”《圣济
①指口。宋《太平御览》:“养生经曰:“口为华池。”②指舌下。《黄庭经注》:“舌下为华池。”
①指髌韧带两侧与股骨和胫骨内、外侧髁所构成的凹陷处。②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别名膝目。位于膝部,当髌韧带两侧与股骨和胫骨内、外侧髁所构成的凹陷处,左右共4穴。有隐神经的髌下支及胫,腓总神经的膝下
见《中国药用真菌》。为树舌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小便闭塞不通。《素问·标本病传论》:“膀胱病,小便闭。”详癃闭条。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未婚女子素体阳盛,热灼耗阴而致经闭,常兼见发热,唇干,咽燥,喜冷恶热,脉实有力等症。治宜养血泻热调经。方用四物凉膈散(四物汤加黄芩、黄连、桔梗、薄荷、甘草、竹叶、连翘)。
【介绍】:北宋医家。武林(今安徽贵池)人。早年丧父,母子居淮阴间,钻研医学,治病多有奇效。因见《本草》、《图经》二书流传不广,于是将二书合编,并附以古今论说和己见,1092年(元祐七年)编成《重广补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