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类证治裁·痉症》。指太阳痉、阳明痉、少阳痉。详各条。
病名。①出《疡医准绳》卷四。生于足心涌泉穴之痈疽。又名涌泉痈、井泉疽、足心痈、足心发、脚心痈、脚心毒、足底疔、穿心疔、水疔、病穿板、脚底穿心疔、穿板疽、丹疽、掌心疽、穿板龟、穿窟天蛇。因肾经虚损,湿热
即盘肠生。详该条。
病证名。指七情所致之郁证。《不居集·诸郁》:“内郁者,七情之郁也。”参见怒郁、思郁、忧郁、悲郁、惊郁、恐郁各条。
出《素问·奇病论》。即妊娠。详该条。
见《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为罗裙带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半产即小产。指由于小产造成的胞衣不下。参见胞衣不下条。
燥痰证之一。亦称火痰。《症因脉治·外感痰症》:“燥痰之症,发热唇焦,烦渴引饮,喘欬短息,时作时止,吐咯难出,此外感燥痰之症也。”多因时令燥热之气干犯肺胃所致。治宜清热润燥、降火化痰为主。如竹叶石膏汤、
骨名。即胸骨。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药名诗》,1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