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医学大辞典》。为紫贝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荔枝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为黄芩之新根,详该条。
即《汉方医学指南》。详该条。
证名。指伤寒病邪在里的病证。①邪在三阳,以阳明实热为里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
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外治法。因常用于治疗痧症,又称扭痧、拧痧、提痧、挤痧。按不同病情在太阳、印堂、大椎或颈侧以及华佗夹脊等处,用两指腹或屈曲两手指关节挤拧至皮下出血。有发散解表,通经疏郁作用。适用于中暑、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蜗牛之别名,详该条。
见《幼幼集成》卷三。即伤乳吐。见该条。
精和血都靠饮食营养所化生,故称。参见精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