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杨氏提纲医方纂要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小蓟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三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品汇精要》。为玉簪花之别名。详该条。
指呼吸急促,胸部满闷。《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膹郁,皆属于肺。”《内经知要》卷下:“膹者,喘急上逆;郁者,否塞不通。肺主气,气有余者,本经自伏之火,气不足者,则火邪乘之;虚实之分,极易淆误,所当精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即疳湿。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草血竭之别名,详该条。
泛指侵害人体的邪气。因邪气从外而来,故名。
反治法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用止塞的方法治疗塞证。闭塞不通之证,一般应采用通利的治法。但对某些现象是塞,而本质是虚的病证,则不但不能通,反而要用补法,故称反治法。例如中气不足、脾阳不运所致的
绝,同极。一谓厥阴位于最里,厥阴经脉之行,其根起于足大趾端之大敦穴,由于两阴相合而无阳,故名。《素问·阴阳离合论》:“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二谓厥阴为三阴之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