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多因孕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湿邪困脾,脾不建运,或暴饮暴食,积食停胃致气滞不舒。若脾胃气虚,症见脘腹胀满,食少纳呆、便溏、少气懒言、四肢倦怠、消瘦、面色萎黄、口泛涎沫。治宜益气健脾。方用《医
《兰室秘藏·腰痛门》方。羌活、防风、肉桂各一钱,苏木一钱半,连翘、当归尾、柴胡各二钱,炒水蛭三钱,麝香少许。后二味研末,前七味水、酒煎,去渣,待药汁稍温,调入水蛭、麝香末,空腹服。治跌伤,瘀血积于胁下
麻疹早期征候。出《麻科活人全书》。详麻疹条。
病证名。病因形体肥盛,湿痰壅阻,躯脂逼迫冲任,以致经血不得及时下达,故而经行错后,血色淡,质稠粘,带下连绵,心悸头眩。治宜健脾除湿,化滞导痰。方用六君子汤加苍术、香附、南星。
又名眼系、目本。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相当于视神经等。《灵枢·大惑论》:“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灵枢·经脉》:“心手少
病证名。指经血妄行,即妇女的血崩病。由于阳盛阴虚,迫血妄行而成。《素问·阴阳别论》:“阴虚阳搏,谓之崩。”参见血崩条。
出《素问·皮部论》。指手厥阴经之阴络。张景岳注:“心主之阴,手厥阴之阴也。”
出《说文》。为青蒿之别名,详该条。
脉象之一。脉来急促有力而呈不规则间歇。《脉经》:“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主阳盛热实,血气痰食停滞,亦主肿痛。《脉诀刊误》:“结、促者,因止以别阴阳之盛也。阳盛则促,脉疾而时止,……虽有止,非死脉也
书名。4卷。清·张秉成撰。刊于1904年。本书汇编古今常用成方290余首,分为补养、发表、攻里等21类,每方编成七言歌诀,并详释病因、方义,作为初学入门读物。建国后有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