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即疖,见该条。
见《本草备要》。即土牛膝,详该条。
【介绍】:见郭照乾条。
病名。指妊娠期伴有腰腹部疼痛下坠,阴道少量流血,宫口未开,尿妊娠试验阳性者为先兆流产。治疗见胎动不安、胎动下血条。
指营养人体的水谷精气。《伤寒论·平脉法》:“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成无己注:“谷神者,谷气也。”
证名。《幼幼集成》卷六:“凡痘疮后牙龈生疮,时时出血,谓之牙宣。呼吸息臭,谓之息露,此走马牙疳也。由热在阳明、少阳,宜内服洗心散,外用蚕脱散(蚕蜕纸、枯白矾、五倍子、人中白)敷之。
“阴阳二十五人”之一种类型,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其外貌特征为“赤色,广,锐面、小头,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不)安地,疾心,行摇,肩背肉满。”性格特征为“有气轻财,少信多虑,见事明,好颜急心。
见《分类草药性》。即丝瓜皮,详该条。
病名。指内伤饮食兼感寒邪引起的霍乱。《张氏医通》卷四:“伤寒吐利,由邪气所伤,霍乱吐利,由饮食所伤,其有兼伤寒之邪,内外不和,加之头痛发热而吐利者,是伤寒霍乱也。”治宜理中、四逆之类,或藿香正气散,胃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浮,浮肿或虚胀。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阴邪盛阳气虚,则水湿运行不畅,故出现胀满浮肿。如脾阳虚的腹胀便溏,脾肾阳虚的水肿等,均属寒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