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岗梅根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七世纪下半叶至十八世纪初【介绍】:清代医家。字介石。江苏江宁人。长于儿科诸证,于1725年撰《幼科直言》一书(1726年刻行),其书简明不繁,采取直言无隐之意,并辑有儿科验方。
见《广西中药志》。为三十六荡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生于面颌部的肿疡。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又名脸发、面疮。由风热郁滞阳明胃经,循经上攻而成。多生于面部颊车处。初起一个,形如赤豆,渐发数枚,色红焮肿疼痛,破后时津黄水。治宜疏风清热。内服荆防败毒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蘘荷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阎孝忠条。
病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鹘眼凝睛。详该条。
十二经脉之一。出《灵枢·经水》。即足阳明胃经,见该条。
病证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即瘖。详该条。
肺的寒气移于肾,则肾阳不能蒸水化气,水失节制则泛涌上逆。《素问·气厥论》:“肺移寒于肾,为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