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肾俞虚痰

肾俞虚痰

流痰病的一种。见《疡科心得集》卷中。常继发于龟背痰(胸腰椎结核)之后。起于腰部肾俞穴,色白漫肿而硬,酸胀不舒,日久疼痛溃脓,呈清稀或夹有败絮状物,不易收口。相当于胸腰椎结核并发寒性脓疡。证治见流痰条。

猜你喜欢

  • 草木便方一元集

    书名。4集。清·刘兴撰。刊于1870年。此书分为元、亨、利、贞四集,前两集收载药物508种,以七言歌诀形式,阐述各药性味、功用,并附药图。所载药物多属四川合阳赤水一带出产。后两集收录常用药方。现有清刻

  • 蒲厘

    出《本草图经》。为蒲棒之别名,详该条。

  • 脐下痛

    证名。见《时方妙用》卷二。指脐腹部疼痛。《医学刍言》:“脐下寒痛、火痛。寒痛乃肾阳虚而阴寒凝结,宜真武汤,或桂枝茯苓汤。又有火痛者,必小便不利,或小便点滴胀痛,宜五苓散送下通关丸。大便不通者,宜下之。

  • 打窝风

    病名。即疠风中的亸曳风,详该条。

  • 豉饼灸

    隔饼灸之一。出《千金要方》。又称豆豉灸。将淡豆豉粉末用黄酒调和,制成6毫米厚的药饼,用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施灸。适用于痈疽发背溃后久不收口,疮色黑暗者,可促使疮口愈合。

  • 牙血

    即牙出血。齿衄之俗称。详齿衄条。

  • 按季

    见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调经专辑》。即居经。详该条。

  • 小腹痛

    证名,出《素问·藏气法时论》。又称少腹痛,指下腹部疼痛。《医林绳墨·腹痛》:“若自脐以下而腹作痛者,名曰小腹痛。”《景岳全书·杂证谟》:“下焦小腹痛者,或寒或热,或食或虫,或血或气逆,皆有之。凡闭结者

  • 胎产金针

    见胎产秘书条。

  • 痘科键

    书名。2卷。明·朱巽撰。撰年不详。作者的本意编写此书作为痘科入门之钥匙,故以“键”为书名。书中对痘疹的理论、辨证、治法、预后、合并症、所用药物及方剂等,都作了较详细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