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名。见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即黑睛。详该条。
见《天宝本草》。为海金沙草之别名,详该条。
舌红中央淡黑苔。主脏腑实热里证。若症见壮热,烦躁,便秘,尿赤。急用苦寒攻下泄热(见《伤寒舌鉴》)。
见《审视瑶函》卷五。即复明散第一方作汤剂。治视物异色。见复明散条。
前囟的别称。出《奇效良方》。婴幼儿气血虚弱者,则囟门虚软而不实。
《疡医大全》卷十八方。熟地黄二两,泽泻、茯苓、山茱萸肉一两,延胡索、牡丹皮、牡蛎各一两二钱(一方有玄参,无延胡索)。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钱。治瘰疬。
指能引起流行的传染性强的病邪。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心痛暴绞急绝欲死,灸神府百壮,在鸠尾正心,有忌。”即位于胸骨剑突之中心处。主治心痛。艾炷灸3~5壮。
见苏州医学院等《中草药手册》。为胡颓子之别名,详该条。
即膀胱。《素问·汤液醪醴论》:“开鬼门,洁净府。”详膀胱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