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胃气

胃气

①指胃的生理功能。如脾气主升胃气主降。②泛指人体的精气。《脾胃论》卷下:“胃气者,谷气也,荣气也,运气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③指脾胃的功能在脉象的反映,即带和缓流利的脉象。《素问·玉机真藏论》:“脉弱以滑,是有胃气。”《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

猜你喜欢

  • 三角藤

    ①见《江西民间草药》。为杠板归之别名。②见《海南植物志》。为粪箕笃之别名。各详该条。

  • 蜜父

    见《本草纲目》。为梨之别名,详该条。

  • 五不治

    证名。出《疯门全书》。即五死。见该条。

  • 齿齘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齿龄乃睡中上下齿相磨有声,由胃热故也。”即齘齿。详该条。

  • 黄水

    十水之一。《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黄水者,其根起于脾,其状先从腹肿也。”参见十水条。

  • 中泉

    经外奇穴名。出《奇效良方》。位于手背腕横纹上当阳池穴与阳溪穴连线的中点处。主治心痛,胸中气满不得卧,肺胀满膨膨然,目中白翳,掌中热,胃气上逆,唾血及腹中诸气痛。直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

  • 温隐居备急海上方

    见助道方服药须知条。

  • 医原

    医论著作。3卷。清·石寿棠撰。刊于1861年。共有医论20篇,探求疾病之本原及治本之法。内容包括脏腑气血营卫功能,证治大要、伤寒、内、妇、儿各科证治。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 夏日沸烂疮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即疿疮。见该条。

  • 清宫

    即清心包之热邪。经言: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宫城也。故称。详清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