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气主降
同胃主降浊。详该条。
同胃主降浊。详该条。
病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等篇。即噎膈。
病证名。小儿心经伏热烦躁而啼。多系热扰心阴所致。《片玉心书》谓“其哭无泪,见灯则喜而止。”治宜清心养阴。用导赤散加麦冬、栀子。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大椎。见该条。
古代中医眼科手术方法。见《银海精微》。又名夹眼法。以特制之竹夹,将患睑之皮肉适度置入夹内,审其倒睫、睑废等矫正之后,收紧固定竹夹。术后约七日,待被夹入之皮肉干萎后除夹,用剪或刀剔除干萎之皮肉。所遗残痂
出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金扣钮之别名,详该条。
指神气的耗散与恢复。《灵枢·九针十二原》:“观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
【生卒】:1607~1684【介绍】:明末清初文人兼医家。原字青竹,后改字青主,山西阳曲(太原)人。博通经史百家,工诗文书画,兼精医药。明亡后,隐居不仕。博览医书,医术高明。世传陈士铎撰述的《辨证录》
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即掉眩。详该条。
见《药材学》。为大戟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螳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