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胆囊炎、胆石症

胆囊炎、胆石症

急腹症之一。为胆囊及胆管的炎症、结石。多由情志忧郁,饮食失节,过食油腻,或蛔虫上扰,致使肝胆气郁湿热蕴结而成。症见脘胁部隐痛,胀闷走窜,牵引肩背,恶心呕吐,甚至口苦咽干便秘尿赤,面目俱黄,或右上腹部有包块,拒按触痛。若热盛入营,则有高热神昏、瘀斑衄血舌绛苦燥;邪热内陷可致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出现亡阴亡阳之危候。治法理气活血,清热燥湿通里攻下为主。用大陷胸汤大柴胡汤茵陈蒿汤随证化裁。若胆管结石较大,胆囊结石疼痛发作较频,或坏疽、穿孔;或有胆道狭窄及伴有严重梗阻感染反复发作者,均应行手术治疗。

猜你喜欢

  • 穭豆衣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黑大豆皮之处方名,详该条。

  • 温邪犯肺

    一般指外感性热病发病初期的病机。外感温热邪气,从口鼻而入;又肺合皮毛,主人身之表,故温邪首先侵犯肺卫,出现肺卫之证。证见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口微渴,无汗或少汗,舌红苔薄白,脉浮数。《外感温热篇》

  • 家火丹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丹毒之一。指初发于腋下和两膀上。治宜梓木白皮三两,蓼叶三两,烧灰研细,以鸡子白调敷。

  • 加减玉女煎

    《温病条辨》卷一方。原名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生石膏一两,知母、玄参各四钱,生地黄、麦门冬各六钱。水煎,分二次服。功能清气凉血。治太阴温病,气血两燔,口渴,脉数,舌绛等。

  • 哮吼

    病名。见《万病回春·哮吼》。即哮证。《医宗金鉴》卷四十一:“呼吸气出急促者,谓之喘急,若更喉中有声响者,谓之哮吼。”《古今医鉴》卷四:“夫哮吼专主于痰,宜用吐法。亦有虚而不可吐者,此寒包热也。治法必用

  • 缪希雍

    【生卒】:1546~1627?【介绍】:明代医家。字仲淳,号慕台,江苏常熟人。少时多病,年长嗜好医术,尤精于本草,为人疗病,每奏良效。在内、外、妇、儿等科临证上,颇多心得。对《神农本草经》一书十分推崇

  • 尺泽

    ①经穴名。代号LU5。出《灵枢·本输》。别名鬼受,鬼堂。属手太阴肺经。合(水)穴。位于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处,微屈肘取穴。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和头静脉,桡侧返动、静脉分支。主治咳嗽,

  • 火形之人

    “阴阳二十五人”之一种类型,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其外貌特征为“赤色,广,锐面、小头,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不)安地,疾心,行摇,肩背肉满。”性格特征为“有气轻财,少信多虑,见事明,好颜急心。

  • 囊发

    病名。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一。即脱囊。见该条。

  • 蜘蛛蛊

    病名。《医学入门》卷五:“单腹肿大而四肢极瘦者,名蜘蛛蛊。”即单腹胀。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