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胞(yǐ 乙)膊

胞(yǐ 乙)膊

肐同胳。详胳膊条。

猜你喜欢

  • 苦豆子草

    见《新疆中草药手册》。即苦豆草,详该条。

  • 一指脉

    小儿三部五脉法之一。周岁以上小儿,看虎口纹兼一指脉。若五百六十四日变蒸满足,只看一指脉。其法:以食指按于寸口,上下滚动,分取三部。参一指定三关条。

  • 老虎芋

    ①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卜芥之别名。②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海芋之别名。各详该条。

  • 生津葛根汤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葛根、天花粉、麦门冬、生地黄各等分,升麻、甘草量减半。用糯米泔水煎,去滓,入茅根汁一合,调服。治痘疮发渴。

  • 家蓼

    见《新疆中草药手册》。为荭草之别名,详该条。

  • 如眉老人

    【介绍】:见李冠仙条。

  • 伤风

    病名。①指风邪犯表所致的一种外感轻症。见《伤寒直格》卷中。又称冒风、感冒。《景岳全书·杂证谟》:“邪轻而浅者,上犯皮毛,即为伤风。”详见感冒条。②指伤寒病太阳中风。《时病论·伤风》:“伤风之病,即仲景

  • 筋痿

    ①痿证之一。亦称肝痿。由于肝热内盛,阴血不足,筋膜干枯所致。证见肢体筋急拘挛,渐至痿弱不能运动,伴有口苦,爪枯等症。《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

  • 橡村痘诀

    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

  • 胎病惊热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五十九。指婴儿惊热内蓄,精神不爽,面色虚白,初则温温有热,其后颊赤多惊,物动则恐,声响即悸的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