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即肛门。
肝的阳气。主升发疏泄。与肝阴相对而言。参见肝阴条。
指脾胃出现消化机能障碍。多由肝失疏泄或湿困脾阳所致,亦有因饮食壅滞而致者。主要证候有脘腹胀闷、食不消化、厌食、呃逆等。治宜疏肝理气。
即二母宁嗽汤作蜜丸。治证同。见二母宁嗽汤条。
见素问直解条。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一。即肩关节脱臼。详肩甲骨出条。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手太阴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十一月之时,故名之曰仲冬痹也。”详手太阴经筋病候条。
即降逆下气。详该条。
参见虫痛条。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五十九。儿在胎中,孕母曾患疟疾,或为邪热所伤,儿受其气,生后出现潮热,热来之前,身体寒战,牙关紧急。治宜调其阴阳,阴阳自和,其热自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