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胪胀

猜你喜欢

  • 九节木

    见《广西中药志》。为山大颜之别名,详山大颜条。

  • 脾实腹胀

    病证名。指湿热伤脾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脾实腹胀之症,眼目黄肿,夜不得卧,肚腹时热,小便赤色,大便或结或泻,或时作痛,泻下黄沫,肛门热痛。”多因膏粱积热,湿热之气,聚于脾中,转输失常所致。治

  • 翰林医官使

    五代时官名。五代时无医疗机构的设置,仅设此职以掌管医事。

  • 头风眩晕

    病证名。见《医碥·眩晕》。又称头风眩运。详该条。

  • 李府

    【介绍】:见李中梓条。

  • 王禹

    【介绍】:西汉时医家。曾任济北王的太医令,并向淳于意学习医术。

  • 杂痢

    病名。指痢疾排出物的颜色杂乱不定者。《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杂痢谓痢色无定,或水谷,或脓血,或青或黄或赤或白,变杂无常,或杂色相兼而痢也。挟热则黄赤,热甚则变脓血也,冷则白,冷甚则青黑。皆由饮食不

  • 黑靥子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生于皮肤上的呈褐色或淡黑色上斑点,约针头乃至绿豆大,略高出皮面。多散发于面、颈或手背等处。治疗可外用风化石灰30克,石硷15克,共为细末,加水少许调成糊状,以签蘸药点靥子上,

  • 目内证

    儿科察目诊法。脏腑之精,上注于目。《小儿药证直诀·目上证》:“赤者心热,淡红者心虚热;青者肝热,黄者脾热,无精光者肾虚。”明·李梴:“小儿诸病,但见两眼无精光,黑睛运转,目睫无芒锋,如鱼猫眼状,或两眼

  • 面胕庞然壅

    指面部足部浮肿。为水肿病常见证候之一。《素问·评热病论》:“有病肾风者,面胕庞然壅。”王冰注:“庞然,肿起貌;壅,谓目下壅如卧蚕形也。”马莳注:“胕,足面也。”参见水肿、附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