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地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亦名天癸水至、首经、天癸水等。指女子的第一次来月经。
心与舌有密切关系。舌功能的正常有赖于心机能的正常;反之,舌象的变化也可反映某些心的功能状况。《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五阅五使》:“心病者,舌卷短。”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太渊,见该条。
即三才丸,见该条。
脉象之一。脉来有歇止,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之别。参见促脉、结脉、代脉条。
验方著作。即《订补简易备验方》,又名《万病验方》。16卷。明·胡正心等撰。刊于1641年。书中集录中风、伤寒、瘟疫、暑证等59类包括各科病证的单方验方。现存明刊本。
书名。①清·何梦瑶撰。2卷。刊于1872年。作者将药物分为草、木、果、谷、菜、金石、虫介等类,并以韵语的形式介绍316.种常用药,内容比较简要。②清·陈明曦撰。2卷。约刊于1895年。全书共载药物27
骨名。鼽与顺通。即颧骨。《素问·气府论》:“鼽骨下各一。”
出《伤寒论》。为火麻仁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