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各图
见中西医粹条。
见中西医粹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人面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敖氏伤寒金镜录条。
见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人图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三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①见《本草纲目》。为枸骨叶之别名。②见《草药手册》。为廊茵之别名。各详该条。
阴阳相乘脉象。浮滑洪数一类的阳脉,出现在属阴的尺部,称阳乘阴。《难经·二十难》:“脉居阴部而反阳脉见者,为阳乘阴也。”
病证名。《活法机要·吐证》:“中焦吐者,皆从于积。有阴有阳。食与气相假为积而痛,其脉浮而匿。其证或先痛而后吐,或先吐而后痛。”治宜消积导滞,可用紫沉丸,或用木香槟榔等分为末调服。
症名。出《灵枢·口问》。系指自咬其颊。详见啮舌条。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详颊车蹉条。
病证名。指外感风热燥邪,耗伤肺金所致者。症见干咳无痰,或痰少粘稠,咯出不爽,鼻燥咽干,舌红少津,咳甚则胸胁痛,或有形寒身热等表症。治宜清肺润燥。用桑杏汤、清金润燥天门冬丸等。详见咳嗽、伤燥咳嗽、肺燥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