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玉函经条。
病证名。指脾虚运化不健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脾虚腹胀之症,食少身倦,脾虚不运,二便清利,言语轻微,心腹时胀时退,朝宽暮急。”因脾气素虚,饮食难化,凝积肠胃所致。治宜健脾消食为主。脾气不实者,
麻疹早期征候。出《麻科活人全书》。详麻疹条。
见圣济经条。
《证治准绳·幼科》集六方。人参、炙黄芪、桂枝、甘草、当归。水煎服。治痘疮初出,寒战咬牙。
病证名。出《甲乙经》。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胶样的赤色粘液。参见赤带条。
见理瀹骈文条。
病证名。见《女科知要》。即妊娠大小便不通。详该条。
见《陕西中药志》。为钩藤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宋代医家。1078~1085年间(元丰中)为泰州兴化县(今江苏兴化县)县令,著《奉亲养老书》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