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枕骨。详后山骨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曾任朝散大夫。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三。即悬雍肿。详该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又称暴泄。详该条。
尿道外口。《素问·骨空论》:“女子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
【介绍】:见喻昌条。
病证名。多由脾胃虚弱,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上泛而致口水流出不止,兼见脘腹胀满,胸闷、困倦乏力。治宜健脾益气,和胃渗湿。方用参苓白术散。
即直接灸。详该条。
儿科五脏病证治之一。肝为刚脏,主风。故病多大叫,目直视,呵欠,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等。肝热则壮热引饮,喘闷,口中气热,目内青,直视,身反折强直,手乱动;实则目直视,大叫,抽掣有力,宜泻火清肝,用泻青丸,
病名。指一种神情不宁,有虚幻感觉的病症。多因肝虚邪袭,神魂离散所致。《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有神气不宁,每卧则魂魄飞扬,觉身在床而神魂离体,惊悸多魇,通夕不寐者,此名离魂症。由肝藏魂,肝虚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