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疬科全书》。多因先天亏损,寒痰凝结而成。颈部生核,大如卵形,质硬,或带小核数粒,生颈项一侧或两侧。宜固脾兼补肝肾,用加减六味地黄丸。
病证名。见《证治要诀·诸血门》。又称舌上出血。指血液从舌体流出。《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心主血脉,而候于舌。若心藏有热,则舌上出血如涌泉。”舌乃心苗,舌本又为肝脉所络,故多因心肝火盛,热迫血外出。
病名。系指舌上生泡如珠。《喉科秘旨》卷下:“舌上珠此心脾积热,舌生白泡大小不一,六脉洪大。”生于舌下者名舌下珠。治宜凉血解毒。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导赤散、凉膈散等加减。
出《卫济宝书》卷下。即生肌法。见该条。
气功学丛书。编者不详。全书收集隋唐、两宋以至元初的代表性气功著作十二部,计60卷。包括:《杂著指玄篇》8卷,萧延之《金丹大成集》5卷,唐施肩吾《钟吕传道集》三书,《杂著捷径》9卷,《悟真篇》5卷,宋白
《妇科玉尺》卷二方。当归二钱,焦白术一钱半,酒黄芩、滑石、酒苏梗、酒白芍药、大腹皮(酒洗)各八分。水煎,分二次服,每隔八日服一剂。用于妊娠九月服用,预防难产。
出《灵枢·经脉》等篇。即外眼角。见眦条。
《万病回春》卷四方。紫苏、陈皮、香附、乌药、川芎、苍术(米泔制)、羌活、天南星(姜汁制)、半夏、当归各八分,桂枝、甘草各四分。为末,加生姜三片,水煎,入竹沥、姜汁少许服。治妇人情志抑郁,气滞经络,手足
金代医官职称。系仅次于提点、太医院使的官职,官阶从六品。参见太医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