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脱囊之南方俗称。见该条。
参见温肺条。
见王之翰《女科胎产百病》。即胎前怔忡。详该条。
病名。系指多种原因所致之齿牙脱落而不复生。《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齿牙皆是骨之所终,髓之所养,手阳明足阳明之脉,并入于齿。若血气充实,则骨髓强盛,其齿损落,犹能更生;若血气虚耗,风冷乘之,致令齿或龋
苔白而厚,津液甚多。此为脾阳不振,寒湿停滞之象,宜温中健脾化湿(见《伤寒舌鉴》)。
【生卒】:?~711【介绍】: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为太常工籍,后迁右武卫中郎将等职。公元689年武则天称制,睿宗为皇嗣,有诬其异谋者,武后召问状,左右畏惨楚。金藏剖心以明皇嗣不反,引佩刀自剖腹
病证名。指患缠喉风颈项外面肿如蛇缠绕者。《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症外面症如蛇缠,颈身发潮热,头目大痛,其症其肿紫糖色。”多由毒火炽盛上炎所致。治宜清热泻火、消肿解毒。可选三黄凉膈散、普济消毒饮等加减
《疫痧草》方。龟板、鳖甲、生地黄、牡丹皮、鲜沙参、麦门冬、天花粉、浙贝母、玄参、犀角、鲜石斛、金汁。水煎服。治痧透肌燥,舌绛液干,喉烂便秘,脉弦无神。
书名。又名《注礼堂医学举要》。4卷。清·戴绪安辑于1886年。卷1脉学;卷2五运六气;卷3汤头歌;卷4校补药性。其中以脉学叙述较详,运气主病和用药颇多机械推算。
元代医官职称。医学提举司主管官员之一,始设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官阶从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