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膝痛

膝痛

指膝部肌肉、筋脉及骨节间作痛。《张氏医通·膝痛》:“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治宜补肝益肾,祛邪通络为主。如膝痛在筋,屈不能伸而肿者,多挟风热,宜二妙散加味;兼阴虚则热痛而不肿,宜虎潜丸;湿重流入脚膝,痹弱疼重者,宜千金独活寄生汤虚寒风湿而痛者,宜虎骨四斤丸;肝肾虚热,筋骨痿弱颤掉而痛者,宜鹿茸四斤丸。膝关节肿痛日甚,亦有发展为鹤膝风者。文献又有痛在委中腨肠者,属足太阳经;痛在外廉者,属足少阳经;痛在内廉者,属足三阴经之说。宜参照经络加用引经药

猜你喜欢

  • 兔耳箭

    出清·汪连仕《采药书》。为金边兔耳之别名,详该条。

  • 清热法

    详清法条。

  • 瞳仁焦小

    病证名。见《一草亭目科全书》。即瞳神缩小。详该条。

  • 香附子散

    见《妇科玉尺》卷五。即香附散第一方,见香附散条。

  • 眸子

    即瞳仁。《孟子·离娄上》:“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汉·刘熙《释名》卷二:“童子,或曰眸子。”

  • 鬼黄

    三十六黄之一。以黄疸而见言语错乱,故名。①《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鬼黄者,面色或青或黑,遍身皆黄,狂语多惊,皮肤枯,舌根謇涩,心中恍惚,常见鬼神,或自强言,诈作惺惺,若鼻中灰色,舌黑,毁裂衣裳者,难

  • 四时刺逆从论篇

    《素问》篇名。主要论述三阴三阳经有余和不足的情况下发生的病变。指出经气在四时中所主的部位,如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并说明其原因,提出四时针刺的部位,以及因逆四时经

  • 气冲

    ①经穴名。代号sT30。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气街。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腹部,脐下5寸旁开2寸处(《针灸甲乙经》、《素问·刺热篇》王冰注)。一说“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布有髂腹股沟神经

  • 肝蒸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 小儿瘀热发黄

    病证名。小儿瘀热在里而发生的黄疸。《圣济总录》第一百七十四:“小儿瘀热在胃,或湿热相搏,熏在肌肉,其证目黄,身或疼痛,肌肉如橘色。或得之伤寒,或得之邪气,或得之风温,皆脾胃气虚,邪热与谷气相搏所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