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质胶粘浓稠难咯,色白带黄,多属肺热。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五风变内障。详该条。
书名。《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7卷。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801年,作者采辑从成无己以下数十家的注释结合个人的心得,逐条阐析《伤寒论》原文。其原文则依宋·高保衡、林亿校订本,考核比较精详;方解部分除选注
病证名。指肝气上逆所致的头痛。《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证治准绳·头痛》:“怒气伤肝及肝气不顺上冲于脑,令人头痛。”症见头痛目眩、耳聋,颊赤,胁肋胀痛,脉弦等
出《药性论》。即刺蒺藜,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娑罗子,详该条。
喑,为瘖的异体字。即失音。详该条。
见《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为番泻叶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又称脾肾泄。指五更泄之因脾肾虚弱者。《丹溪心法·泄泻》:“但得日间上半夜无事,近五更,其泻复作,此病在肾。俗呼为脾肾泻。分水饮下二神丸及椒朴丸,或平胃散下小茴香丸。病久而重,其人虚甚,宜椒附汤。
古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卒死》。指在睡梦中突然死去,系五绝之一。参见五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