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为岩笋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元好问条。
古病名。指脐下有硬结肿块的一种疝病。《诸病源候论》卷二十:“腹中脐下有积聚,名曰胕疝也。”《医宗必读》卷八:“疝,足阳明筋病,内有脓血,即巢氏之胕疝,子和之血疝也。宜用桃仁、玄胡索、甘草、茯苓、白术、
见《南方草木状》。为使君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文河。新城(今浙江富阳)人。潜心《素问》、《难经》诸书,对医学多有成就,名于时。卒年79岁。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又名红丝瘤。多因母体蕴热更兼血瘀结滞而成。初生婴儿头部、胸乳间生局限性肿块,色紫微硬,漫肿略疼,或大或小。治宜用针刺破瘤体,后服五福化毒丹,外贴黄连膏。即血管瘤。
【介绍】:见梁周泰条。
养生术语。道家养身的方法。传说老子有九丹、八石、引气炼形的方法(见《列仙传》)。
经脉名。出《灵枢·经水》。即足少阳胆经,见该条。
证名。指面目浮肿由虚所致者。见《景岳全书·面病》。详面目浮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