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脉经》。亦名垢胎、盛胎、妊娠经来、胎前漏红,老鼠胎。指孕后仍按月行经,并无其他症状,又无损于胎儿,俟胎儿渐长,其经自停,谓之激经。
出《名医别录》。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经集注》。即枣树根,详该条。
见《要药分剂》。为芦笋之别名,详该条。
见《审视瑶函》卷五。即复明散第一方作汤剂。治视物异色。见复明散条。
即阳明经证。详阳明经病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龟板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医学纲目》。为风毒内袭于肠而致的急性痢疾。其症下痢,形如青草汁,或痢下物如鸡肝片。治宜疏风解毒。用白头翁汤加减。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疮形状如赤豆,或生腋下,如鸭子大者……但见其赤,即谓之赤根疔疮。”
即肩胛部。《灵枢·经脉》:“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