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赤带。详该条。
见《闽东本草》。为白鱼尾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易知》。即瞳人干缺。详该条。
同唾。详该条。
【介绍】:见祁坤条。
病名。又名齿虫。①指牙被虫蛀而痛。《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牙虫是虫食于牙,牙根有孔,虫在其间,亦令牙疼痛。”②指蛀蚀牙齿的虫。《鲍氏验方新编》卷一:“五倍子煎浓汁,含漱数次,其虫立死,其患永除。”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脱疽之色赤、肿痛如汤泼火燎者。见该条。
出《吴普本草》。为卤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乳疾的痨症。出《秘传外科仙方》。多由肝气郁结、胃经痰浊凝结所致。初起结核形如梅李,硬而不痛,皮色如常。数日后肿块渐大,与皮肤粘连,隐痛,皮色转微红,肿块逐渐变软成脓,脓稀呈白汁,腐肉难脱,周围皮
书名,晋·葛洪著。书中所录有八十四人,皆为长生之人。虽涉怪诞,但有些内容对研究古代长生术有一定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