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医官职称,系官医提举司之副职官员,始设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官阶为从六品。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承浆疮。详该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南天竹子之简称,详该条。
即进针。《难经·七十难》:“初下针沉之,至肝肾之部,得气引持之。”见进针条。
见《外科大成》卷四。即锁脚马。详该条。
见调疾饮食辨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血满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宿翳之呈片状,或似淡烟,或如浮云者,故称云翳。一般以翳薄而浮,色白淡嫩,未掩及瞳神者为轻,翳久色黄深厚,掩蔽瞳神者为重。详宿翳条。
配穴法之一。指上部和下部穴位配合应用。如牙痛取上肢的合谷,下肢的内庭;胃痛取上肢的内关,下肢的足三里等。
病证名。指湿浊上蒙,清阳不升而致的头痛。《东医宝鉴·外形篇》:“湿厥头痛,冒雨伤湿,头重眩痛,阴雨则甚。”由湿浊上壅所致。证见头痛眩晕,头重身重,阴雨时病情加剧,苔白腻,脉濡滑等。治宜温阳化湿为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