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笋
病证名。见《串雅内编》。小儿舌上起白泡一粒,名舌笋,因妨碍吮乳,故令啼哭不止。宜以鲜生地取汁,涂患处。
病证名。见《串雅内编》。小儿舌上起白泡一粒,名舌笋,因妨碍吮乳,故令啼哭不止。宜以鲜生地取汁,涂患处。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八方。升麻、防风、陈皮、桔梗、川芎、炒白芍、甘草、厚朴(姜炒)。水煎服。治小儿痘出不快,发热腹痛而烦躁者。
见清·汪嘉谟《胎产辑萃》。即打胎。
即藿香正气散作蜜丸。治证同。见藿香正气散条。
经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即白环俞,见该条。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五。即子暗。详该条。
骨名。又名横骨、盖骨。即耻骨上支。
指纹弯向大指旁,主痰热(见《医宗金鑑·幼科杂病心法要诀》)。
方书名。10卷。清·李文来撰。刊于1686年。本书编者将汪昂《医方集解》与《本草备要》重新分类,合为一书,并参考其他有关医方著作纂集而成。书中将疾病分为60余大类,按病载方,方后释药。书后并附用药加减
证名。《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一云油汗,即粘汗也。”详汗出如油条。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丝竹空,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