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朱振声《妇女病续集》。多指胎儿畸型。
即重腭。详该条。
为灰藋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蚂蚁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陈氏秘传》。即踝关节脱臼。详脚盘出臼条。
见《本草述钩元》。为红豆蔻之简称,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外台秘要》。位于胸部乳头外开2寸直下,当第六肋间隙下1寸处。主治饮食不入,腹满肠鸣泄泻,大便不节,以及肋间神经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脏腑惊证之一。出金·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医学全书。23卷。朝鲜·许浚等撰于1611年。作者选摘我国明以前医籍予以分类编纂而成。全书分为内景篇、外形篇、杂病篇、汤液篇、针灸篇五类,各类均详分细目,记述了多种病证的症候、病因和治法等内容。其中的
病证名。小儿痉病之一。燥气炽盛,消灼津液而致痉证。多由于热邪炽盛,津液干枯,化燥动风,经脉失养而成。其症高热,痉挛,四肢抽搐,口燥咽干,大便干燥,皮肤不润。治宜辛凉甘润,如白虎汤合增液汤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