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芪芍桂酒汤

猜你喜欢

  • 病名。《素问·阴阳别论》:“二阳结,谓之消。”二阳指阳明,阳明热盛阴伤,其症消谷善饥,饮食不荣肌肉,故称消。后世将消病分为三类。《医述·三消》:“消病有三。曰消渴,曰消中,曰消肾。”《景岳全书·杂证谟

  • 牛舌头菜

    见《云南中草药》。为黑阳参之别名,详该条。

  • 王士雄

    【生卒】:1808~1866?【介绍】:清代著名医家。字孟英。浙江钱塘人,曾迁居杭州、上海。曾祖王学权精于医学。少年时家贫,当过盐行会计,边钻研医学。对温病的证治和理论有独到见解,为我国近代较有影响的

  • 蚊子草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星星草之别名,详该条。

  • 滋阴清胃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玄参15克,当归9克,白芍药12克,甘草4.5克,茅根6克。水煎服。治产后温病,阳明府实,表里俱热者。

  • 湿疥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由脾经湿热偏盛所致。患处灼热痒痛,瘙痒,搔后则流黄水,甚至流黑汁。治宜内服苍术膏。类似湿疹。

  • 茨藜根

    见《贵阳民间药草》。即刺梨根,详该条。

  • 手阳明经病

    即大肠经病。十二经病之一。《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慄不复。”

  • 舌肿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又名舌胀、舌胀大。由七情郁结,心火暴甚,以致与痰浊瘀血滞于舌间所致。症见舌渐肿大满口,坚硬疼痛,影响呼吸、语言。《辨舌指南》:“舌赤肿大满口者,心胃之热也;舌赤肿满不得息者,

  • 小儿大衄

    指小儿眼、鼻、耳、口七窍出血。《普济方》卷三百八十九:“血虚受热,散漫失度,出于七窍者,为大衄。”《疡医大全》:“耳目口鼻窍中一齐出血,药不及煎,死在旦夕俄顷,用冷水当面喷几口,急分开头发,用粗纸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