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苛痒

苛痒

证名。见《疮疡》。泛指顽固性皮肤病的奇痒证候。

猜你喜欢

  • 鬼枕

    十三鬼穴之一。《备急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六针大椎上入发际一寸,名鬼枕。”所指即风府穴。

  • 杨梅圈

    证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又名杨梅圈疮。其形大小不一,二三相套,色红作痒。

  • 双目睛通

    病证名。《证治准绳·杂病》:“谓幼时所患目珠偏斜,视亦不正,至长不能愈者。患非一端,有因脆嫩之时,目病风热,攻损脑筋急缩者;有因惊风天吊带转筋络,失于散治风热,遂致凝滞经络而定者;有因小儿眠之牖下亮处

  • 外廉

    指外侧缘。《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

  • 胸胁苦满

    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胸胁部满闷不舒。《内经》有“胸胁支满”(《灵枢·经脉》)、“胸胁满”(《素问·刺热论》)的记载,义同胸胁苦满。因肝胆经气机失调,胆火内郁于胸膈所致。常见于少阳病

  • 阳生于阴

    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阳以阴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所谓“无阴则阳无以生”。在人体来说,阳气所代表的能动力量的产生,必须依附于阴所代表的精血津液等物质为基础。《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

  • 气结腹痛

    病证名。指气滞郁结所致的腹痛。亦称气滞腹痛。《症因脉治·腹痛论》:“气结腹痛之症,胸腹胀满,痛应心背,矢气则痛减,气闭则痛甚,服破气之药稍减,服补气之药则愈痛,此气结腹痛之症也。”多因七情郁结,气食相

  • 白对叶肾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扶芳藤之别名,详该条。

  • 气胜形

    形气相失之一种,指形质羸瘦而气盛喘促的病态。人体以元气为本,正常人元气充足虽形体瘦小,仍属健康。若因疾病的缘故,形肉大脱,喘急气满,元气无所依附者,为气胜形,是垂危之候。《灵枢·寿夭刚柔》:“平人而气

  • 鼻洞

    出《灵枢·忧恚无言》。即鼻孔。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