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茎垂

茎垂

阴茎睾丸的合称。《灵枢·邪客》:“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

猜你喜欢

  • 线障

    病证名。目翳垂下如线,称线障。兼有红赤涩痛者。多由肝肺风热所致。宜疏风清热,明目退翳障。用石决明散加减;若无红痛,多属肝肾阴亏;若虚火上炎者,宜滋阴清热。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参见赤膜下垂条。

  • 呕苦

    证名。指呕吐苦水。又称呕胆、呕苦水、吐苦水。《灵枢·四时气》:“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肝胆受病,胆液外泄,随胃气上逆而出,故呕出苦水。《症因脉治》卷二以呕吐苦水有因外感时邪

  • 嫩阳

    即少阳,以其为生气之首。故名。

  • 郭履道

    【介绍】:见郭坦条。

  • 阴阳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含有朴素的辩证观点。中医阴阳学说是这些思想与医学实践结合所形成的理论。主要内容:①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万物的纲纪,一切生物生长、发展、变化的根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

  • 食痫

    病名。指痫因小儿伤乳或伤食而发者。《诸病源候论·痫候》:“食痫者,因乳哺不节所成。”症见发热,或不发热,或吐后发热,嗳吐馊气即发搐,大便酸臭等。治宜下之。用四味紫丸等。《奇效良方》卷六十四:“食痫为病

  • 血闭

    出《神农本草经》禹余粮条。即经闭。详该条。

  • 内关外格

    脉象。脉过于尺下部位,为阳气关闭于内,阴气被格拒于外,故称。《难经·三难》:“遂入尺为复,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

  • 李世勣

    【生卒】:583~669【介绍】:唐代医家。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曹县)人。以医名,本姓徐,因避讳改名李勣。唐太宗、高宗时身居要职。657年曾与许孝宗、孔志约等参与并领导《新修本草》的编写和颁行工作

  • 脉诀规正

    见删注脉诀规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