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元代医僧。德兴(今江西德兴)人。精通医术,武宗(1308~1311)时为太医。
出《斗门方》。即原蚕沙,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肥积。《证治准绳·杂病》:“不论(眼之)何部分生漏,但日间胀痛流水,其色黄赤,遇夜则稍可,非若他漏长流也,治当补正气,清金火。”宜益气清热,用人参漏芦散加减。
即捻子。详该条。
病名。①又名春温伤寒、客寒包火。即指《伤寒论》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疾患(见《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八章)。②温热病伏邪兼寒,名为冷温。其证初起一二日必有头痛、发热、身痛、恶寒诸表症,又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病因孕后小肠积热,热结膀胱,气化受阻;或脾肺气虚,通调运输失职,不能下输膀胱,以致小便不利。小肠积热者,症见口渴、心烦、尿赤,宜清热利水,方用八正散加减;脾肺气虚者,
见《四川中药志》。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蜻蜓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略六书·泄泻》。又称酒泄。参见该条。
见《贵州草药》。为香茅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