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即乳发之南方俗称。见该条。
出《药性论》。为蜂蜜之白色至淡黄色者,详蜂蜜条。
《石室秘录》卷六方。大黄、甘草各五钱,当归四两,炒荆芥、黄芩、防风各三钱,黄芪、茯苓各三两。水煎服。治汤火所伤,遍身溃烂。
见《四川中药志》。即南五味子,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皂角刺,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医学正传》。即大敦,见该条。
病证名。系指外邪闭其耳窍,致听力下降者。《景岳全书》卷二十七:“邪闭者,因风寒外感乱其营卫而然,解其邪而闭自开也。”方可选用九味羌活汤、麻黄汤等加减。参见耳聋条。
寒性收缩,使阳气不得宣泄。故寒在皮毛腠理,则毛窍收缩,卫阳闭束,出现恶寒、无汗等症。《素问·举痛论》:“寒则气收”,又“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
见《广东中草药》。为破布叶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清·黄岩《眼科纂要》。即旋螺突起。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