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药物中毒

药物中毒

病名。因误服大剂量药物,或治疗中错用误服及服用变质药物,或药物配伍失度等所致而出现中毒现象者。《诸病源候论·服药失度候》:“凡合和汤药,自有限剂,至于圭铢分两不可乖违。若增加失宜,便生他疾。其为病也,令人吐下不已,呕逆而闷乱,手足厥冷腹痛转筋,久不以药解之,亦能致死。”古代对药毒有不同的命名。《古代疾病名候疏义·方言病疏》:“凡饮药傅药而毒,南楚之外谓之瘌,北燕朝鲜之间谓之痨,东齐海岱之间谓之瞑,或谓之眩,自关而西谓之毒。……痨、瘌、瞑、眩、毒五字义同。”各种药物中毒有不同的表现及解救法。详参莨菪中毒藜芦中毒芫花中毒狼毒中毒乌头类中毒巴豆中毒钩吻中毒杏仁中毒半夏中毒大戟中毒、踯躅中毒、野葛中毒果中毒商陆中毒银杏中毒雪上一枝蒿中毒石药中毒硫黄中毒雄黄中毒砒霜中毒轻粉中毒铜中毒金石中毒盐卤中毒、煤炭中毒、桐油中毒漆中毒夹竹桃中毒各该条。

猜你喜欢

  • 干胁痛

    证名。见《区学入门》卷五。《医钞类编·胁痛门》:“虚盛成损,胁下常有一点痛不止,名干胁痛。”《杂病源流犀烛》卷十:“酒色过度,当胁一点痛不止,名干胁痛,甚危,惟大补气血而已。”方用八物汤、补肝散、六味

  • 张令韶

    【介绍】:见张锡驹条。

  • 声嘶嗽

    病证名。指咳嗽而声音嘶哑者。多因血热所致。《不居集》卷十五:“声嘶嗽、咳嗽而声嘶者,乃血分受热故也。”治用“蛤粉、青黛,蜜调服之。”参见咳嗽、哑嗽、劳咳、久咳条。

  • 桐子

    见《本草纲目》。为油桐子之简称,详该条。

  • 重庆堂随笔

    医论著作。清·王秉衡撰。刊于1808年。全书以随笔形式,采录医著有关内容,结合个人临床经验予以发挥。书中论述六气致病、虚劳病证治、方剂分析、药性、望闻问切等专题,较浅近实用。其曾孙王士雄加有详细刊注,

  • 宋邑

    【介绍】:西汉时医家。临菑(今山东临淄)人,是淳于意的弟子。

  • 大洞果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胖大海之别名,详该条。

  • 女科精要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

  • 掖间

    经外奇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掖门。见该条。

  • 乍热

    指一阵阵发热的症状。元·滑伯仁《麻症全书》:“乍热有二,一则热数日热止,过数日又作者;一则一日之间,有早发热而午凉,午发热而夜止者。此二者,皆谓之乍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