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即肛门。
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即油汗。详绝汗条。
外治法之一。用药末或药物粗粒炒热布包外熨,用以治疗冷寒湿痹,腔腹冷痛等症。如胃气痛,用橘叶炒热后布包揉熨;风寒或血虚头痛用吴茱萸加米饭炒热布包外熨等。参熨法条。
①又称常脉。即正常的脉象。亦即脉来有胃气、有神、有根。②即辨别脉象。
病证名。秘通闭。《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详淋闭条。
脉象。脉来虚大无力。按之全无。《素问·大奇论》:“脉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得,是肌气予不足也。”
推拿手法名。以一手手掌平放在治疗部位上,另一手在其手背上作有节奏的拍击。常用于胸胁内伤等症。
见《广西中药志》。为落地生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丝瓜之别名,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医学提举司主管官员之一,始设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官阶从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