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背俞穴。详该条。
【介绍】:见俞弁条。
推拿手法名。①用拇指指腹或手掌面紧贴皮肤,略用力作上下或左右缓慢的往返移动。常用于头部、颈项及胸腹部。②推拿的俗称。《理瀹骈文》:“推拿,乡村人谓之抹。”
指六腑在下肢部的合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合于三里(足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上巨虚),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下巨虚),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委中),胆合入于阳陵泉。”根据“合治
指阴寒偏盛。阴盛则阳衰,往往出现厥逆、痰饮、水气等内寒证。《素问·调经论》:“阴盛则内寒。”
【生卒】:十二世纪初【介绍】:北宋医家,徽宗时太医令。赴京前以医名于越。1107~1110年(大观年间)任奉议郎、太医令兼措置药局检阅方书等职,奉命与陈师文、陈承等校正医方,编辑《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证名。指泻下粪便色黄如糜糊状。《灵枢·师传》:“肠中热则出黄如糜。”参见热泻条。
【介绍】:南北朝至隋初医生,河内野王(今河南境内)人,精于诊脉,善用针灸治病。
指枣、李、杏、栗、桃等五种果实。《素问·脏气法时论》:“五果为助。”
见《济阴纲目》。即胞寒不孕。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