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灸疮脱痂后所留遗的瘢痕。《抱朴子·仙药》:“任子季服茯苓十八年,……灸瘢皆灭,面体玉光。”
丛书名。清·海阳竹林人辑。刊于1801年。内容为《解毒编》、《汇集经验方》、《怪疾奇方》。
病名。即喉痧。又名疫喉、疫喉痧、烂喉痧。本病除发热、咽喉疼痛肿烂外,皮肤还出现痧斑,故名。治以辛凉解表,泄热解毒,滋液养阴等法为主。参见疫喉等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佛手柑之别名,详该条。
厥阴病证型之一。包括阳虚寒厥和血虚寒厥。详厥阴病条。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即倒睫拳毛。详该条。
见《赤水玄珠》卷五。即大正气散,见该条。
出《普济方》卷三百八十四。即痄腮。详该条。
见《随息居饮食谱》。即陈芥菜卤汁,详该条。
见删注脉诀规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