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萧埙条。
下法之一。用峻烈泻水药攻逐水饮的方法。适用于腹水、胸胁积水等实证。常用如十枣汤等。
骨名。①出《灵枢·邪客》。张景岳注:“为掌后高骨。”②即腕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腕骨,……一名壅骨,俗名虎骨,其骨大小六枚。凑以成掌,非块然一骨也。”
【介绍】:晋代医生。精于脉诊,善于治疗疑难病。
证名。系指鼻孔色黑如煤。见《疫痧草》卷中。由肺热炽盛、热毒熏灼鼻窍致鼻孔煤黑。症见鼻干、鼻气灼热、鼻翼搧动、鼻孔黑燥、口干欲饮。治宜清热泻火。可选用加减普济消毒饮。若鼻窍出血者,可酌加凉血止血之品。
见《南越笔记》。为石花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仁斋直指小儿方条。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详心主神明条。
出《神农本草经》。指两种药物同用可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如乌头反半夏。
【介绍】:见刘均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