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虚痰

虚痰

痰证之一。①泛指因元气虚所致的痰证。《景岳全书·杂证谟》:“不可攻者,便是虚痰。……或以形羸气弱,年及中衰者,即虚痰也;或以多病,或以劳倦,或以忧思酒色,致成劳损非风卒厥者,亦虚痰也;或脉见细数,脏无阳邪,时为呕恶泄泻气短声喑等证,但察其形气病气,本无有余者,皆虚痰也。”治当调补为主。《不居集》卷十七:“虚痰,胫膝酸软,腰背强痛,骨节冷痹,牵连隐痛,又多寒热。”若气虚寒痰,用人参茯苓苡仁半夏陈皮甘草肉桂;若气虚热痰,用麦冬、花粉、甘草、陈皮、白芥子神曲白芍、茯苓、当归。②即寒痰。见《医学入门》卷五。参见寒痰、痰证条。

猜你喜欢

  • 长瓠

    见《本草纲目》。即瓠子,详该条。

  • 艾灸补泻

    亦称火补火泻。《灵枢·背腧》:“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凡火力由小到大,慢慢深入,待火燃尽,灼伤皮肉者为补法。有温阳补虚的作用。如用口吹其火,使之速燃,

  • 斑疹

    证名。指热病过程中发于肌表的斑和疹两种证候。见《伤寒九十论·发斑证》。点大成片,斑斑如锦纹,抚之不碍手的称为斑,形如粟米,高出于皮肤之上,抚之碍手的叫做疹。斑疹的形色,总以松浮,稀疏,红活为邪浅病轻;

  • 汁沫

    指腹腔内潴留的液体。《灵枢·百病始生》:“膜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

  • 鬼疙草

    见《河南中草药手册》。为鹿角草之别名,详该条。

  • 虫兽螫伤

    病名。见《疡医证治准绳》卷六。即诸虫兽螫伤人体为病,如蛇啮、犬咬伤、蝎螫伤等。详各该条。

  • 隔饼灸

    间接灸之一。指艾炷与穴位皮肤之间隔以药饼的灸法。亦称药饼灸。药饼通常用辛温芳香药物制成。具有行气活血,温阳祛寒的作用。常用的有椒饼灸,附饼灸,豉饼灸等。详各该条。

  • 卯酉主金

    运气术语。以十二支分主六气,则卯酉主燥金之气。《素问·五运行大论》:“卯酉之上,阳明主之。”所指即为阳明燥金。

  • 颈中

    经穴别名。出《千金翼方》。即臂臑。见该条。

  • 焦氏喉科枕秘

    书名。又名《喉科枕秘》。2卷。清·焦氏(佚名)原撰,金德鉴编。刊于1868年。卷1为治喉秘法、治喉要诀、临症二十法、喉症图形(72种喉病的图形及针刺、外吹、内服等方药疗法)。卷2列应用良方、秘方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