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虚风

虚风

病证名。①即慢脾风。出《婴童百问》。②指血虚阴虚内生的风证,亦称内风。多见于大汗、大吐、大泄、失血,或久病伤阴者。症见眩晕震颤,或手足蠕动,昏仆等。《临证指南华岫云注云:“今叶氏发明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治以滋液熄风,濡养营络,补阴潜阳。”宜用大小定风珠复脉汤阿胶鸡子黄汤(方见慢惊风条)等加减为治。③指乘虚袭人的邪风,即有害于生物的反常气候。《灵枢·九宫八风》:“从其冲后来为虚风。”《类经》卷二十七注:“冲者,对冲也;后者,言其来之远,远则气盛也。”如十一月属冬令,居北方子位,而刮南风(属火居午位),则子午相冲;二月属春令,居东方卯位,而刮西风(属金居酉位),则卯酉相冲,如是皆为虚风。虚风为时令不正之气,故易伤人为病。

猜你喜欢

  • 营分证

    温热病邪气内陷的阶段。多由气分证传变或卫分证逆传而来。以夜热甚,心烦不寐,斑疹隐现,舌质红绛,脉细数为主证。营是血中之气,营气通于心,病传营分,显示正气不支,邪气深入,内犯心包,影响神志或病及厥阴肝经

  • 迁正位

    运气术语。指值年的岁气(司天之气),迁居于一年的中位。《素问遗篇·本病论》:“正司中位,是谓迁正位。”如巳亥年厥阴司天,于上年(辰戍年)大寒日,太阳寒水之气应退位,而厥阴风木之气应迁居中位,以主持该年

  • 蒻头

    出《开宝重定本草》。为蒟蒻之别名,详该条。

  • 毛姜

    见《本草正义》。为骨碎补之别名,详该条。

  • 天生子

    见《滇南本草》。为无花果之别名,详该条。

  • 心疟

    病证名。《素问·刺疟篇》:“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中藏经》:“心疟先烦而后渴,翕翕然发热也,其脉浮紧而大者是也。”后世多指疟疾出现逆传心包者,如《温病条辨》:“热多昏狂,谵

  • 子宫颈炎

    病名。是子宫颈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急性炎症表现宫颈局部充血、水肿、上皮脱落、坏死,甚至形成溃疡,带下量多呈脓样。慢性宫颈炎包括宫颈糜烂、息肉、肥大和潴留囊肿等,带下量亦多,有时呈脓性或血性,常伴有腰

  • 服日

    道家修炼养生的一种方法。陶弘景·《真诰》卷十四:“昼服日,存想日在心中,大如钱,赤色有光芒,从心中上升,出喉咙至牙齿间,然后返还胃中。”道家认为,此法可治诸病,并可预防传染疾患。

  • 眼祟

    病名。即眼生长肉。详该条。

  • 刘景裕

    【介绍】:宋代医家。著《小儿药证》一卷,已佚。现有从《医方类聚》的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