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为马槟榔之别名,详该条。
皮肤上细小的皱纹。《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面多少理。”
见《青岛中草药手册》。为牛角之别名,详该条。
五噎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其症心悸,上下不通,噫哕不彻,胸背痛等。治用五噎丸、《深师》七气汤。参见噎、五噎条。
病证名。①指瘰疬成串而生者。《外科十三方考》下编:“瘰疬……其症之成也,往往三五成群,牵连成串,故有疬串之称。”②马刀挟瘿的俗称。日本·丹波元简《灵枢识》卷六:“马刀蛤蛎之属,痈形似之,挟瘿者发于结瘿
①阴邪极盛,积聚于内,不能与阳气相交所致的病象。《灵枢·终始》:“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②经穴名。代号:PC6。出《灵枢·经脉》。属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之络穴
凡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穴位联合应用于某种疾病,而另立新名者,称复合穴。如四关、四花等。
见医要集览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空心苋之别名,详该条。
见女科证治准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