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有《产乳十八论》一书,已佚。
《辨证录》卷十方。生甘草、大黄、金银花各一两。水煎服。治钩吻中毒。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常春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盘龙参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头痛》。亦称脑鸣、头响。详该条。
受湿邪所伤而发病。分外感湿邪、湿浊内阻肠胃。参湿气条。
病证名。指伤于风邪的头痛。《脉因证治·头目痛》:“伤风头痛,或半边偏痛,皆因冷风所吹。”《医林绳墨·头痛》:“有风寒克于头,令人鼻塞声重,自汗恶风,此伤风之头痛也。”《医学六要·头痛》:“伤风头痛,脉
痰证之一。因痰饮留于四肢、膈上或胁下所致。见《赤水玄珠》卷六。《不居集》卷十七:“饮痰,停于膈上,一臂不遂,时复转移一臂,蓄于胁下,胁痛干呕,往来寒热。”《张氏医通》卷四:“饮痰成呕吐,胁痛,四肢不举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是一般常规的治疗方法,即针对疾病的性质、病机,从正面治疗。如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实证用攻法,虚证用补法等。因药性与病性相逆,故又称逆治。《素问·至真要大论》:“逆者正治。”《医门法律》:“逆者正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