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螳螂子

螳螂子

①病证名。出明·秦景明《幼科金鍼》。又名妒乳颊脂垫。小儿生后一月左右,口腔内两侧近牙龈处,出现肿硬隆起的脂肪垫,剖视之颇似螳螂子,故名。小儿患此,吮乳困难,甚至啼哭不能出声,日久则面呈黄色,尤以鼻准部为最显著。一般只要暂停吮乳6~8小时,将乳汁挤出,用滴管或小匙喂之,即可自愈。如硬块消退较慢,可用冰硼散涂之,日2~3次,切忌割治。②出《名医别录》。为桑螵蛸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萧赓六

    【介绍】:见萧埙条。

  • 孙在公

    【介绍】:见孙文胤条。

  • 脉经

    脉学著作。①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全书共10卷。卷1论

  • 虾蚶菜

    见《广州常见经济植物》。为节节花之别名。详该条。

  • 脚髓孔

    见足髓孔条。

  • 血极

    又称脉极。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详脉极条。

  • 雷继晖

    【介绍】:南宋人。撰有《神圣集》3卷,已佚。

  • 目珠痛

    证名。见《赤水玄珠》卷三。指眼珠痛,参见目痛条。

  • 月食疮

    病名。系指耳郭上生疮、或烂痛有脓汁。多见于小儿。《诸病源候论》卷五十:“疮生于小儿两耳,时疼时发,亦有脓汁,此是风湿搏于血气所生,世亦呼之为月食疮也。”参见月蚀疳疮条。

  • 白龙须

    出清·罗思举《简易草药》。为八角枫之须根,详八角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