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584~1635【介绍】:明代藏医学家,自幼习医。著有《医学论典长寿甘露》。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咳嗽》。多因食积湿痰生火,上凌于肺所致。故治疗常以青黛、瓜蒌为主药。参见食积痰嗽、食积嗽等条。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
证名。指舌体伸缩不利的症象。外感热病常见于热入心包,内伤杂病多见于中风症。亦可由热盛伤津或痰浊壅阻所致。《诸病源候论·风舌强不得语候》:“今心脾二脏受风邪,故舌强不得语也。”《医林绳墨》卷七:“涎痰壅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即太渊,见该条。
病证名。惊风之一。清·许宣治《许氏幼科七种》谓小惊风发搐“发热目窜,忽然抽掣啼叫者,俗名响惊。”治宜清痰热,平肝风。用《怡堂散记》方:连翘、赤芍药、炒山栀、天麻、钩藤勾、桔红、半夏、代赭石、茯苓、甘草
病证名。指因跌打引起的肢体深部组织及脏腑、气血损伤的病证。见《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四。详内伤条。
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二胡麻油。即油风。详该条。
又称阳脉。经脉中之属阳者,包括手足三阳经、督脉、阳维脉、阳跷脉等。《素问·调经论》:“形有余则泻其阳经。”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鸡骨香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