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经脉名称之一。包括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与阳明经互为表里。《素问·阴阳离合论》:“广明之下,名曰太阴”。本经多血少气。因位于三阴经的最表层,故有“太阴为开”之说。②经外奇穴名。出《外台秘要》。位于
①亦作子门,即子宫口。《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之病……胞门寒伤,经络凝坚。”②经穴别名。所指有二:①出《针灸甲乙经》。即气穴,见该条。②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水道穴。见胞门、子户条。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又名走黄疔、龙泉疔、闭口疔。人中为阳明络脉所经行之地,易发生走黄而成险证。证治见疔疮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瞳神缩小。详该条。
理气法之一。与宽胸、宽中、解郁、开郁等义同。是治疗因情志抑郁而引起气滞的方法。症见胸膈痞闷、两胁及小腹胀痛等。用香附、佛手、乌药、砂仁之类。
见《本草便读》。为板蓝根之别名,详该条。
指病邪在某经传变至尽。《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参见传经尽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丁茄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女子逆经之证,乃血逆上行,冲灌瞳人,以致满眼赤涩。”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中风或热病邪入营血内闭时出现的证候。以牙关紧闭,两手握固或昏迷不省、身热肢厥为特征。《证治汇补》:“闭者,邪气闭塞于外,元气犹然在内,但与开关利气,则邪自散。”《冷庐医话》:“闭证口噤目张,两手握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