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阳
详补阳条。
详补阳条。
泛指与四时气候相关的病邪,是季节流行病致病因素的统称。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漏下血夹有黑色之液体。参见经漏条。
【介绍】:清初医家。字茹穹。龙丘(今浙江衢县)人。撰《心医集》二卷(1650年),提出十种养生处世之法及与患病有关的十种弊病,其中有些论述,如指出“听巫不请医”、“用本草诸书而不深知”等弊病,对于破除
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的合称。《医学入门》:“言子午八法者,子午流注兼奇经八法也。”
见摘星楼治痘全书条。
见《滇南本草》。为仙鹤草之别名,详该条。
《医学入门》卷六方。松节(炒黄)、桑白皮、苏叶各一两,槟榔三分,甘草五钱。加灯心二十根、生姜二片、童便三分,水煎服。治脚气入腹,心腹胀急,烦躁肿痛。
出《备急千金要方·食治》。即阿胶,详该条。
病名。《外科启玄》卷六:“此疮乃任脉之经,是奇经脉也。在乳之中央,宜内托千金汤治之。外宜敷贴,随证加减为妙。”
①《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方。川芎、郁金、荆芥、薄荷、红豆各等分。入盆硝适量,为细末,每次少许,搐鼻内。治风热上攻,头目眩痛,鼻塞牙痛。②《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五方。蔓荆子、青黛、川芎各一钱二